早一天发现自闭症,孩子就多一分过正常生活的期望。即使对自闭症知道不多,大家仍然可以在日常通过察看孩子的行为特点发现某些端倪。
因为现在对于自闭症还没更好的诊疗手段,加上自闭症一般发病在3岁之前,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大脑发育的最好时期,因此,医学界常见觉得对自闭症患儿进行一系列具备针对性的心智行为练习可以帮助孩子挖掘潜能,通过早期干涉的方法帮助孩子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对于自闭症患儿来讲越早发现越早干涉成效越好,因此早期辨别自闭症便看上去十分要紧。
自闭症患儿与正常孩子比较,一般存在明显差异。下面列出的情景描述了正常孩子和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之间最明显有什么区别,妈咪可据此判断孩子是不是具备自闭症倾向。一旦发现孩子表现异常,必须要及早就诊,并尽快推行早期干涉。
社会性及人际关系障碍
描述1
正常孩子:不到半岁的孩子就会注视别人的脸,对别人的逗弄与亲近表现出期待与开心的情绪。大约半岁左右,孩子开始认生,表现为不想与妈咪或者亲近的监护人离别,假如有陌生人挨近,会哭闹或表现出明显的不开心。
自闭症孩子:孩子不会注视母亲的脸,也不会对人微笑;母亲给孩子喂奶时,不将身体贴近母亲;母亲伸手抱孩子时,不会做出迎接的姿势,双眼也不正视搂抱他的人,对别人的逗弄与亲近没反应,对爸爸妈妈没正常孩子的那种依恋行为,爸爸妈妈来了或走了,都看上去无所谓。极少哭,从不粘人,一般比正常的孩子看上去乖不少。
描述2
正常孩子:周岁之后,孩子一直像个小影子似的跟着爸爸妈妈或其他亲近的监护人,模仿他们的动作,并以眼神、动作、简单的词句主动与人交流。一旦遇见困境或者感觉身体不舒服、情绪不好等都会寻求成人的安慰。
自闭症孩子:孩子对爸爸妈妈没依恋的感觉,与陌生人相处也没畏缩的感觉,更不会与人主动交流,遇见困境或者感觉身体不舒服一般也会看上去无动于衷或者不了解该怎么样寻求帮助。
描述3
正常孩子:两岁以上的孩子对周围的所有充满了好奇,沉迷各种有趣的游戏与活动,玩玩具和游戏时内容丰富,花样繁多,并且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时已经了解遵循游戏规则。
自闭症孩子:孩子对周围发生的所有漠不关心,喜欢独来独往,不与小朋友一块玩耍;不懂怎么样玩玩具,不遵守游戏规则,只不过以自己独特的方法玩耍,对一些不是玩具的物件十分迷恋,特别喜欢作单调、重复的动作,对物品摆设的地方十分敏锐,不喜欢任何形式的变化。假如有人试图改变他,会表现得很烦躁。有时也想与小朋友交流,但不会交流方法。譬如,可能忽然跑去拍人一下、打人一下或者揪人一下,然后又若无其事地离开。他的行为看着看上去毫无意义。
言语及交流障碍
描述1
正常孩子:在孩子听懂话之前,就已经了解用声音、动作、表情等来与人交流,譬如饿了、困了、身体不舒服了,都会通过不一样的哭声来表达我们的愿望。孩子开心了,会咯咯地乐。长期与孩子相处的母亲就能依据这类差别来判断孩子的需要。孩子再大些就能听懂不少话,并且开始咿呀学语。
自闭症孩子:孩子对语言的理解比较困难,也没与人交流的欲望。到了该学说话的年龄,仍然没学说话的征兆。
描述2
正常孩子:两三岁的孩子已经会说不少话,而且了解用语言与周围的人群进行有效的交流与交流。对于一些以前没听过的句子会非常有兴趣,并且喜欢模仿。
自闭症孩子:孩子语言发育明显迟缓,对其他人的问话常常没回话。即使会说话,也不会主动与人交谈,却常常说一些不知从哪儿学来的话,譬如背诵电视广告等等。但只是说说而已,对他所说话语的真的含义根本不知道,也不会在哪种场所用这类语言。他们常常用词不当,分不清你我他,或者反反复复说着同样的句子,语言生涩呆板,极少有交流与交流的性质,叫人不知所云。